住宅地下车库坡道环氧撒砂防滑面层一次成型要点

2025-08-19

一、坡道面层失效三大原因
近三年住宅投诉统计,坡道打滑、起壳、局部脱落占比高达31%。根因集中在:基层浮浆未除、环氧体系选型不当、撒砂时机错过、养护周期不足。通过前端控制七项关键数据,可将返修率降至0.3 %以内。

a0_r.jpg

二、基层处理——“抛丸+吸尘”

  1. 抛丸设备
    自走式抛丸机,钢丸直径1.2 mm,行走速度3 m/min,覆盖率≥95 %。

  2. 拉毛深度
    表面粗糙度CSP-3级(50–100 μm),露骨料1/3粒径。

  3. 吸尘标准
    工业吸尘器负压-20 kPa,吸至纸巾擦拭无粉尘。

三、环境控制——“三度一湿”

  1. 温度
    施工环境温度15–30 ℃,基层温度高于露点3 ℃以上。

  2. 湿度
    相对湿度≤85 %,雨天停工。

  3. 风速
    风速≤3 m/s,防止面涂表干过快。

四、材料体系——“底-中-面-砂”

  1. 底涂
    环氧渗透底涂,固含量≥60 %,用量0.15 kg/m²,渗透深度≥1 mm。

  2. 中涂
    环氧中涂加20 %–30 % 0.3–0.6 mm石英砂,厚度1.0 mm,用量0.5 kg/m²。

  3. 面涂
    无溶剂环氧面涂,固含量≥98 %,用量0.25 kg/m²。

  4. 防滑砂
    金刚砂20–40目,用量3 kg/m²,分两次撒布。

五、施工流程——“四涂三撒”

  1. 底涂
    抛丸后4 h内滚涂,辊筒交叉一遍,表干4 h。

  2. 中涂
    底涂实干后刮涂中涂,用锯齿镘刀齿距3 mm×3 mm,确保厚度。

  3. 面涂
    中涂固化8 h后滚涂面涂,同时第一次撒砂2 kg/m²,用橡胶刮板轻压埋砂。

  4. 二次撒砂
    面涂初凝时(指触不拉丝)第二次撒砂1 kg/m²,形成外露防滑层。

六、时间控制——“固化窗口”

  1. 底涂表干
    25 ℃时4 h,温度每下降5 ℃延长1 h。

  2. 中涂固化
    25 ℃时8 h,以指甲划无痕为准。

  3. 面涂初凝
    25 ℃时30 min,指触不拉丝立即撒砂。

七、防滑粒径与覆盖率

  1. 粒径选择
    坡道倾角8°–12°,选用20–40目金刚砂;倾角>12°,改用16–20目。

  2. 覆盖率
    第一次撒砂覆盖率70 %,第二次30 %,总覆盖率≥90 %,表面无露底。

八、养护固化——“七天内不上车”

  1. 养护温度
    15–30 ℃自然养护;低于15 ℃采用碘钨灯加温。

  2. 养护周期
    24 h内禁上人,72 h内禁上叉车,7 d后完全固化。

  3. 成品保护
    固化期间用彩条布覆盖,防灰尘、防雨水。

九、质量检测——“两尺一锤”

  1. 厚度检测
    用磁性测厚仪,每20 m²测一点,总厚度≥1.8 mm。

  2. 附着力
    划格法,划格间距2 mm,脱落面积≤5 %。

  3. 抗滑值
    摆式摩擦系数仪,BPN值≥65。

十、常见问题与处理

  1. 起壳
    原因:基层含水高;处理:揭除重喷,基层重新干燥。

  2. 砂粒脱落
    原因:撒砂时机错过;处理:局部补涂面涂重新撒砂。

  3. 色差
    原因:面涂用量不均;处理:整体罩面一遍。

十一、现场交底口令
“基层抛丸露骨,底涂渗透,中涂加砂,面涂撒砂,固化七天,检测合格,完工交付。”班组长班前喊话,工人复诵三遍。

十二、结语
通过抛丸拉毛、四涂三撒、时间固化、质量检测四项关键做法,坡道环氧撒砂防滑面层一次成型,雨天摩擦系数≥65 BPN,三年不起壳,业主满意度显著提升。

自由容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