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层住宅屋面避雷带一次焊接成型七步法

2025-08-16

一、避雷带失效案例
近三年国内高层建筑雷击事故中,约18%因避雷带焊缝锈蚀断裂导致。一次焊接成型七步法通过材料选型、定位、焊接、防锈、引下、接地、测试七环节闭环,确保避雷带终身可靠。

R-C.jpg

二、第一步:定位放线——“横平竖直”

  1. 图纸校核
    对照防雷专篇平面图,避雷带距女儿墙外沿100 mm,支架间距1 m,转角处增设支架。

  2. 激光放线
    使用绿光激光仪,水平误差≤3 mm,每10 m复核一次。

  3. 弹线标记
    用红色自喷漆在屋面弹出中心线,确保后续支架焊接不偏位。

三、第二步:支架焊接——“先点焊后满焊”

  1. 支架材质
    热镀锌角钢L50×5 mm,长度150 mm,底部焊120×120×6 mm底板。

  2. 焊接工艺
    采用E43型焊条,电流90–110 A,先点焊定位,再满焊,焊缝高度6 mm,长度60 mm。

  3. 防锈处理
    焊后24 h内涂刷环氧富锌底漆两遍,干膜厚度≥80 μm。

四、第三步:避雷带敷设——“整根无接头”

  1. 材料规格
    热镀锌圆钢Φ12 mm,整根长度≥12 m,减少中间接头。

  2. 敷设方法
    圆钢放置支架凹槽内,与支架点焊固定,每支架点焊两点,每点长度20 mm。

  3. 转角处理
    转角半径≥圆钢直径6倍(≥72 mm),采用热煨弯,煨弯温度800 ℃,自然冷却。

五、第四步:热熔焊接——“双面满焊”

  1. 焊接工具
    氧乙炔焊炬,火焰温度3100 ℃,焊丝Φ3 mm铜合金。

  2. 焊缝要求
    搭接长度≥圆钢直径6倍(≥72 mm),双面满焊,焊缝高度≥6 mm,无咬边、无气孔。

  3. 焊后处理
    焊缝冷却后,用钢丝刷清理焊渣,涂刷防锈漆两遍,干膜厚度≥120 μm。

五、第五步:引下线焊接——“垂直到底”

  1. 引下线规格
    热镀锌扁钢-40×4 mm,沿外墙暗敷,固定卡间距1 m,转角处增设固定卡。

  2. 焊接节点
    引下线上端与避雷带双面搭接焊,搭接长度≥扁钢宽度2倍(≥80 mm);下端与接地极焊接,搭接长度≥100 mm。

  3. 防腐处理
    焊缝及镀锌破损处刷环氧富锌底漆+聚氨酯面漆,总厚度≥150 μm。

六、第六步:接地极施工——“深埋实夯”

  1. 接地极规格
    热镀锌角钢L50×5 mm,长度2.5 m,垂直打入地下,顶端距室外地坪0.8 m。

  2. 接地干线
    热镀锌扁钢-40×4 mm,与接地极双面焊接,搭接长度≥100 mm,焊缝高度6 mm。

  3. 回填处理
    角钢四周填降阻剂25 kg,分层夯实,接地电阻≤4 Ω。

七、第七步:接地电阻测试——“一测三复”

  1. 测试仪器
    接地电阻测试仪(ZC-8型),辅助极距20 m,电流极距40 m。

  2. 测试时间
    接地极回填后7 d初测,屋面避雷带完成后复测,竣工前终测。

  3. 合格标准
    初测≤6 Ω,终测≤4 Ω;不合格增加接地极或换用降阻剂重新测试。

八、成品保护与验收

  1. 成品保护
    避雷带焊接完成后,屋面后续作业前加设临时木跳板,防止踩踏变形。

  2. 验收资料
    焊接记录、接地电阻测试报告、防腐漆膜厚度检测报告三方签字归档,保存5年。

九、常见问题及处理

  1. 焊缝锈蚀
    原因:防腐不到位;处理:打磨除锈,重新防腐。

  2. 接地电阻偏高
    原因:土壤电阻率高;处理:增打接地极或采用电解离子接地极。

  3. 焊接咬边
    原因:电流过大;处理:补焊并打磨平顺。

十、现场交底一句话
“定位准、焊透缝、漆膜厚、接地深、电阻4欧,一步不差。”班组长班前喊话,工人齐声复诵。

十一、总结
通过定位、支架、敷设、焊接、引下、接地、测试七步闭环,高层住宅避雷带一次焊接成型,防雷接地一次验收通过,终身免维护。

自由容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