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层住宅屋面防雷接地系统一次成优施工要点

2025-08-12

一、防雷系统的组成与目标
高层住宅屋面防雷由接闪器、引下线、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,最终目标是将雷电流≤10 Ω低阻抗导入大地。规范要求:建筑物防雷类别为二类时,接地电阻≤4 Ω;三类时≤10 Ω。现场以二类住宅为例,接地电阻必须≤4 Ω。

R-C.png

二、前期准备:图纸、材料、人员

  1. 图纸复核
    核对建筑电气施工图与防雷专项图,确认接地极位置、引下线数量、避雷带走向。

  2. 材料进场
    热镀锌扁钢-40×4 mm、Φ12 mm圆钢、铜包钢接地极Φ14 mm×2.5 m、降阻剂、热熔焊剂、接地测试仪(量程0–20 Ω,精度±2 %)。

  3. 人员交底
    持证电工2人、焊工2人、安全员1人。班组长每日班前会宣读“防雷七步”要点。

三、接地极埋设——“深、直、密”

  1. 定位放线
    以建筑外轮廓外延1 m为接地极外圈,四角及长边中点布置,间距≤5 m。

  2. 机械钻孔
    采用螺旋钻机,孔径Φ150 mm,孔深2.8 m(比接地极长0.3 m用于回填降阻剂)。

  3. 接地极安装
    铜包钢接地极垂直插入孔底,外露100 mm用于焊接。每根极四周填充降阻剂25 kg,分层夯实,密实度≥90 %。

四、接地干线敷设——“环通、焊透”

  1. 水平接地体
    热镀锌扁钢-40×4 mm沿建筑底板外圈暗敷,埋深室外地坪下0.8 m,搭接长度≥扁钢宽度2倍(≥80 mm),三面满焊,焊缝高度≥6 mm。

  2. 竖向引下线
    Φ12 mm圆钢沿剪力墙暗敷至屋面,每处引下线与水平接地体双面搭接焊,焊缝长度≥100 mm。

  3. 防机械损伤
    引出地面部分穿Φ32 mm PVC管保护,管口用沥青封口。

五、均压环与避雷带安装——“平、顺、牢”

  1. 屋面均压环
    在屋面四周及设备房顶部设置热镀锌扁钢避雷带,支架间距≤1 m,转弯半径≥扁钢宽度6倍(≥240 mm)。

  2. 支架固定
    支架采用Φ10 mm膨胀螺栓固定在屋面结构层,螺栓入深≥50 mm,螺母加弹簧垫片防松。

  3. 焊接要求
    避雷带搭接长度≥扁钢宽度2倍,焊缝饱满无咬边,焊后清理药皮并刷环氧富锌漆两道。

六、测试点设置——“可测、可视”

  1. 位置
    在建筑四角及电梯机房外墙设置接地测试点,距地0.5 m,面板采用不锈钢铭牌,刻“接地测试点”及编号。

  2. 连接
    测试点与接地干线用Φ12 mm圆钢焊接,焊缝长度≥100 mm,焊后刷防锈漆。

七、焊接工艺——“热熔+防腐”

  1. 热熔焊接
    铜包钢与扁钢采用热熔焊剂焊接,焊药用量按焊剂说明书,焊后接头呈铜色,饱满无气孔。

  2. 防腐处理
    所有焊缝及镀锌层破损处先刷环氧富锌底漆,再刷聚氨酯面漆,总厚度≥120 μm。

八、接地电阻测试——“一测三复”

  1. 测试仪器
    接地电阻测试仪(ZC-8型),辅助接地极距测试点20 m,电流极距40 m。

  2. 测试时间
    接地极回填完毕7 d后进行初测;屋面避雷带焊接完成后再测;竣工前终测。

  3. 合格标准
    初测≤6 Ω,终测≤4 Ω;若超标,增加接地极或换用降阻剂重新测试。

九、常见缺陷与处理

  1. 焊接咬边
    原因:电流过大;处理:补焊并打磨平顺。

  2. 接地电阻偏高
    原因:土壤电阻率高;处理:增打接地极或采用电解离子接地极。

  3. 镀锌层破损
    原因:运输碰撞;处理:砂纸打磨后补刷富锌漆。

十、现场交底一句话
“接地极深2.8米、扁钢焊透、避雷带环通、电阻4欧,一步不漏。”班组长班前喊话,工人齐声复诵。

十一、总结
通过接地极深埋、干线环通、避雷带平顺、焊缝防腐、电阻实测五步闭环,高层住宅防雷接地一次成优,确保后期运行安全。

自由容器